-
官方网站:中国烘焙网 中文网址:中国烘焙网.com 中国面包师网.com 京ICP备09031998号
日前,国家质检总局发布《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(试行)》,对月饼的“计量检验”作出了更具体的规定,包括测量工具、测量方法等,譬如测量设备规定为电子秤或电子天平、钢直尺等。据悉,该《规则》已于9月1日实施。 围绕月饼生产和销售的规则越来越细,到底是利是弊,很值得商榷。法学学者说,法律不能细化到夫妻卧室,夫妻之间还躺着一条法律,是很可怕的事。法规如此,规范标准大抵也是这样。 2006年6月1日,我国开始实施月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,要求“包装成本应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%”、“每千克月饼的销售包装容积应不超过 9×103立方厘米”。如上国标虽然未对检测仪器、检测程序等作出明确要求,但这些规定在消费领域早已基本上形成共识。事实上,商品销售中使用电子秤或电子天平、钢直尺等,几乎约定俗成。有国标做精确规范,加之消费领域已有不成文的约定,还有没有必要通过一部专门的全国统一的“计量检测规则”再作进一步细化规范?有的时候,过于平白与规则叠床架屋一样,均会令规则失去应有的严肃性。 更重要的是,目前围绕月饼生产和销售的有关法律文件,已是日渐稠密。居于顶端位置的《食品安全法》与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》自不必说,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具有“一统江湖”的气势;除此之外,国标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对月饼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和限量,均有明确规定;国标《糕点、面包卫生标准》对月饼中的微生物指标也有明确细分的规定,譬如菌落总数不得超过多少,等等。由是观之,一块小小的月饼,已经承载了太多的法律条规。 当然,在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、过度包装泛滥的情形之下,我们需要一些强制措施来保证月饼的质量安全并节约包装。但问题在于,规范月饼质量和节约包装,并不代表必须要钻进标准规则泛滥的胡同。相反,目前太多的标准规则捆绑在月饼之上,一方面让生产企业疲于对照;另一方面让执法检查也需多头参照,标准规则多了,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国标之中,检查起来就难免挂万漏一,使一些标准流于形式。 围绕月饼生产销售的标准规则太多、太分散,很像社会生活中的多头执法。只不过,多头执法以一种显性的矛盾方式,突出暴露了其自身的弊端;而标准规则太多、太分散,则在社会生活的“后台”互相缠绕,让人应接不暇。所以,需要发布的并不是单行本的“计量检验规则”,而是在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统领之下,将若干方面的规定直接的包含其中。 |
来源:中国烘焙信息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