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规范”之路何其远?(一)得翰烘焙咨询与您交流
发起人:kls9999  回复数:0  浏览数:3992  最后更新:2011/6/7 19:50:05 by kls9999

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:
2011/6/7 19:43:34
kls9999





角  色:普通会员
发 帖 数:13
注册时间:2011/5/17
“规范”之路何其远?(一)得翰烘焙咨询与您交流
“规范”之路何其远?(一)
——浅谈中小型烘焙企业管理升级、转型

“转型期”到来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2011年第二期《中国焙烤》





地处华北某省地级市的A企业老总近一年来的经营压力巨大,激烈的市场竞争令他心疲身惫——自己企业自1999年创业以来,至2009年才发展成为10家连锁门店,而本地新兴某品牌却在三年内以迅猛之势发展到近40家连锁规模,并且迅速在本地形成规模运作之势,无论从品牌效应到单店业绩,都迅速赶超自己企业,成为本地消费者首选品牌。不仅如此,自己企业在各项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,经营愈发艰难:业绩下滑、管理散乱、员工流失……,欲改善内部管理,却不知从何下手;对外拓展,投入成本不菲,却未见竿影收效……
我们应邀对该企业进行诊断咨询。在经过双方充分沟通、访谈,并对本地市场详实考察后,我们认定,该企业经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,即使令其倍感压力的竞争对手,亦未“做得很好”!
随着考察评析的不断深入,一个现象逐渐清晰,并直指问题本质——该企业存在的致命问题,最重要不在于外部压力,而是自身问题!对其形成竞争压力的对手并非经营如何完善,而是本地烘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、本业规范成熟运作不足造就了这一市场商机。对方正是敏锐地捕捉了这一机会,迅猛出击,确立了自身经营地位!
在随后的员工访谈环节,更加印证了上
述分析,该企业一半以上员工有离职倾向,
主要原因是员工认为该企业经营管理混乱,
无发展前景。而更多的焦点集中在一个“老
问题”上——私有企业的混乱管理。老总夫
人自创业初就在公司任职财务出纳,但事实
上却是真正掌舵企业的“老板娘” ,从行
政办公、车间、门店“所有部门一盘抓”到
“大小开支一手抓”,“老板娘管理随意化、苛刻”的评价不断从受访者口中脱出,老总也对此表示认同。而老总夫人对此反映令我们深思。她描述道,正是自己的“辛苦”与“精打细算”才完成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她举例说从单店到连锁扩展,到她发现商机收购店铺,降低成本,计算用工成本,比对原料价格,企业“不抠不行”。而如今面临竞争对手的崛起与重重管理压力,她一脸茫然,表情复杂。
与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样,该企业
在经历过早期“原始管理”的市场盛夏之后,正进入经营管理的“多事之秋”。管理矛盾与经营风险并存,企业危机一触即发!

从“传统”到“规范”

对此,别无良法。唯有转变观念,调整思路,否则企业只有走入衰败的死胡同!
企业经营者既有痛则思变的决心与重整再来的勇气,我们便在此基础上对该企业进行更详尽的全面管理分析。通过对本地市场及企业内部的全面分析、论证。我们为其出具了详实的咨询服务方案。我们认为,所有企业表现出的种种经营“症状”(企业品牌形象、竞争劣势、商品结构、品质管理、团队建设、运营机制、细部管理等)都源于经营者缺乏长远经营瞻观及专业管理技能所致,而问题实质正是企业经营的根本——企业核心价值(企业文化)的缺失!
对照该地区与国内优秀烘焙企业差距,对照企业科学规范管理机制和基础管理,评估现有品牌价值、店铺商圈潜力、内部管理问题,我们完成了客户企业评析诊断,并出具了可行性解决方案,在长达百余页的《烘焙咨询方案》中,我们为客户理清了经营思路,找出亟需解决问题,确定咨询方案三项重点(企业经营定位、团队建设、目标管理),而所有问题,用“一句话诊断”描述为:企业处于“传统管理到规范管理的转型期”!

转型管理,观念先行
       
《服务方案》出具,客户思路清晰明了,许多困扰都在《方案》中得到解答。但对于方案的落实与解决,客户仍存疑惑。
为此,专项顾问组与客户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磋商,重点集中在“如何落实服务方案,为企业实现效益”上。
“企业要转型,首先要寻找到存在问题实质,找到核心竞争力”、“需要转变的是由传统管理到规范管理的意识”……经过探讨,双方一致认为,要实现企业规范管理转型,首先要改变经营者“主观管理”的经营理念,企业从上到下,立体渗透,确立企业由“传统”向“规范”转型为当前工作重点,所有变革重点及项目均以此为出发点。
为改变私有企业“老板”“老板娘”随意化管理印象,我们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重组。在总经理与管理部门之间专设“决策部”,设计管理运营流程,希望能带领企业逐步走向规范。
为使管理方案得到实质落实,客户与我们达成“委托管理”的工作方式,针对客户问题,我们派出3人管理团队,为客户进行为期半年的管理咨询工作。并在初期的三个月内完全以“委托管理”的方式进行管理咨询工作,团队成员分任企业总经理、门店经理、研发主管(示范经理)等重要职位。设定以一季度为单位,在企业规范管理方面将我们多年管理经验与客户分享,重点是落实服务方案内容,教给客户掌握科学规范的管理技能与方法,实现“授人与渔”;第二季度,我们完成托管任务,转换为企业管理顾问角色。协助企业总经理继续落实规范管理变革。
梳理了客户观念,制定以落实服务方案为主的具体时间表,列具整期服务的半年度、季度、月度工作计划。并在具体工作中带领各部门实操运行。
解决方案陆续出台,双方似已做好各项合作准备,然而,面对变革性“企业手术”,许多问题仍潜藏其中……,工作进展会一如预期中顺利吗?

              阵痛中成长

时间过得很快,自2010年11月起至2011年4月底,转眼为期半年合作即将结束。双方工作进入后期总结交接阶段。让我们看看,半年来,企业发生了哪些改变?
我们介入企业时,有半数以上的员工意欲离职,至今员工工作热情高涨,对企业满意度越来越高!
——这得益于内部薪酬体系设计和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的出台及实施;
通过店面升级,业绩整体提升了75%。单店业绩依据升级改造幅度不同,有40%——150%的提升!
——这得益于咨询服务中全面诊断评析商品结构,对商品进行重组、整合并通过单店试点运营后全面推广上市方案的顺利实施;
本地电视台对其进行过正面报道,本地食品网站网友对企业评价美誉度上升!
——这得益于《咨询方案》——“团队文化建设”项目中“对外:企业一年要做2次或者以上的公益活动;企业一年力求要在公众媒体有2次以上的正面报道。”的管理建议及目标方案的有效实施;
经营成本普遍降低,毛利率增加!
——这得益于财务管理方案的顺利实施,企业在成本控制、提升利润点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经验和成长;
企业老总及夫人学会了尊重与配合,基本管理制度、运营机制行之有效,培养了以“管理部经理”、“生产研发主管”、“门店运营部经理”为主导的“三角”管理架构。各部门目标管理、绩效考核同步运行,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行列!
——这得益于《服务方案》中“组织架构重组”及“团队建设”内容的实施、人才留任体系方案、企业《管理手册》的落实;
……
然而,回想此番“规范之旅”,却并非走得“一帆风顺”,企业经营者时时处于“变革、机制与旧习、观念纠结、快乐并痛苦共存”的矛盾与尴尬之中。我们在影响改变客户观念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,然而为了企业长青,痛不可避免,痛后才有重生!
记得,我们团队初到客户企业展开工作,不到一周时间,团队成员便调整了原有工作时间表(由最初一个月内整合企业价值理念、重组组织管理架构调整为“选择单店试点运营”——饼店升级),理由是通过与客户更深入接触,我们发觉了客户的“疑惑感”,即担心咨询公司出具的管理方案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实效!
这一点我们很易理解,毕竟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烘焙企业,产品是影响品牌形象及业绩的重要项目。我们在《服务方案》中为客户量身制定了详实的“产品升级、品质改善、业绩提升”方案。为了使产品升级效果达到最大化,我们认为应先解决企业经营者经营信心和员工积极性问题,因此,在最初的方案中我们计划先整合企业整体管理架构及内部薪资、绩效考核体系,解决后顾之忧,再平稳提升。以避免由于员工工作热情不高、执行力差、店面形象、陈列布局局限等原因导致产品方案实施不理想,从而影响整体服务效果。
然而,客户的“疑惑感”着实令其产生了内心的焦灼与痛苦,为建立客户信心,我们改变了原有工作时间表,决定先进行“产品手术”,并选择一家店“试点运营”,以我们多年成效显著的“以点带面”工作方法令客户先看到实效,再以“产品升级”这个“点”全面了解企业存在的“问题面”!
一个月的时间,产品试做、“商品盲测”、配套包装、陈列布局调整,销售人员产品专业销售培训完成——试点店未作大范围内整改,以最少投入,产生最大效果。为客户展现商品整改升级后的全新商品结构和商业模式!新品升级带来业绩提升,增强了经营者和员工的信心。接下来,客户对我们的信赖感进一步增强,为今后服务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。
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遇到了许多预料之外,又情理之中的情况。直接冲突到的即是“传统”主观随意性管理和“规范”管理观念的冲突!
经营者多次表示,一定利用此次合作时机,改变员工福利,增加员工收入,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。我们提出,解决员工提出的要求正常公休的请求(企业原销售服务人员无公休,每周工作56小时),在效益提升,从支持配合咨询公司托管工作角度出发,企业老总及夫人顺利答应了这一要求,即每周公休一天。然而在我们代任总经理宣布这一政策后,经营者忽然变卦,要求管理方收回政策,原因是本地很多企业员工都无公休,而且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已经形成多年了,没有必要这样做!
这让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惊讶,但激烈的争论印证了改变旧习观念的艰难。最终结果是按照合作协议、公司管理章程、及合作双方管理决策解决流程要求,我们坚持执行这一政策。
记得这让经营者委实痛苦了一段时间,但当我们安排经营者以多种形式、方式对员工工作热情度、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后,经营者最终还是很欣然的接受了这项管理调整。毕竟,一项有建设意义的管理策略,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,而企业无疑是最大的赢方!
在与企业经营者的总结分享中,我们记下了他的话,“我们做生意,做事业,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过日子,为提升生活品质”,很朴实的话语,很实在的道理!没错,许多企业初衷都是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为出发点,但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时,我们不但拥有了自己的企业,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——为更多的人改变生活而努力!所以,我们必须将这份责任传承,使更多人受益!
企业经营终极目标是为人及社会带来幸福与安定,这是商道!偏离这一规则,必遭淘汰。顺应才是本质!
企业“管理升级、转型”是新市场环境下诸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题。企业要么重整待发、华丽转身;要么,身心倦惫、黯然神伤……
“转型期”来了,企业何去何从?面对“转型”,您,准备好了吗?
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于2011年4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