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盛夏来临,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格外重视。但是,食品质量问题和细菌超标问题的新闻在网上频繁出现呢?是什么原因呢?许多食品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灭菌,但出厂后不久,仍出现了细菌超标、发霉变质等问题,严重的甚至引发食物中毒事故,既给企业带来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,也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。据调查,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消毒专业知识,未对生产场所进行有效消毒,经灭菌的食品在包装环节被空气中的细菌二次污染所致。
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二次污染是指“产品已完成所有加工制作后(即为成品)又遭到污染源污染。在食品生产中,原料被加工成半成品时,经高温或辐射消毒,微生物被基本消灭,但经高温处理的食品在包装环节,与包装车间内空气直接接触,如果空气、物品和人携带有较多的细菌,则细菌会附着在食品表面,再次污染我们的食品。
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食品细菌的来源:食品生产车间工艺布局不合理,存在交叉污染、防虫防鼠防尘设施不足、工作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,是引起食品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更主要的原因是食品在包装车间洁净度要求很高,但许多企业缺乏相关专业知识,消毒方法不当,包装车间的空气、设备、工器具(包括操作台)、包装材料和员工等未经有效消毒,因为这些带有细菌的空气、人和物与食品接触后迅速生长繁殖,也是引起食品二次污染的更重要原因。
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我们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?
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其二,控制人员卫生人是重要因素之一,直接接触食品的操作工人和进入车间的管理人员应定期体检,取得健康证明,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方可上岗。,工人要戴口罩和帽子并保持衣帽鞋干净,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。
[align=left][size=10.5pt]其三,控制食品包装场所空气的质量尤其重要改善包装车间卫生。布局合理,完善防鼠防虫防尘和空气消毒设施,通风良好,保持墙壁地板六面干净,有防霉措施。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的通风系统要相互独立,定期进行空气监测,预防带菌空气进入车间。